首页

深圳寒雪女王个人专区

时间:2025-05-28 21:09:50 作者:香港调解专家:国际调解院落户推动“以和为贵”走向世界 浏览量:21189

  中新社香港5月28日电 题:香港调解专家:国际调解院落户推动“以和为贵”走向世界

  中新社记者 戴梦岚

  “很兴奋看到国际调解院落户香港。”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香港粤港澳大湾区联合调解研究院院长徐晶连用几个“很兴奋”来形容自己的心情。

2023年2月16日,国际调解院筹备办公室成立仪式在香港举行。图为时任外交部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特派员公署特派员刘光源(左二)、香港特区政府律政司司长林定国(右)和国际调解院筹备办公室主任孙劲(左一)主持国际调解院筹备办公室揭牌仪式。(资料图) (香港特区政府新闻处供图)

  《关于建立国际调解院的公约》签署仪式将于5月30日在香港举行,近60个国家和联合国等约20个国际组织将派高级别代表出席。国际调解院着眼以调解定分止争,将成为全球首个专门通过调解解决国际争端的政府间法律组织,其总部选址于香港历史建筑旧湾仔警署,预计最快可于今年底或明年初正式开幕。

  徐晶从事调解工作近20年、曾被评为深圳前海合作区人民法院“金牌调解员”,近10年来成功调解逾1500宗案件,其中超过95%的案件涉及跨境争议调解。她介绍,调解作为一种重要的纠纷解决方式,在中西方文明中都有悠久历史和实践基础。与诉讼、仲裁相比,调解具备自愿及自主、高效率与低成本、程序灵活、保密性、非对抗性,以及和解协议易执行等优势,吸引越来越多当事人选择通过调解来解决纠纷。

  “20年前我刚开始做调解时,总要先花很大精力向当事人解释调解是什么、能给他们带来怎样的好处。”香港和解中心会长、香港国际调解中心主席罗伟雄告诉记者,近10年,随着国家和香港大力推动调解文化,调解的优势受到广泛认同,调解案件数量持续增加。

  罗伟雄说,调解所需的时间和金钱成本约为诉讼、仲裁等争端解决方式的十分之一,而且能够照顾当事双方的情感需求和未来发展需要,帮助双方重建合作关系,“我觉得这是调解最有帮助的地方。”

  多年调解工作中,罗伟雄印象最深的案例是帮助一家中国内地国有企业解决在中亚地区的建设项目纠纷。这家企业此前遇到同类纠纷,都是通过在当地诉讼或仲裁解决。经过团队约三个月的努力,当事双方达成和解方案,不仅保障项目建设继续进行,也提高了团队调解国际纠纷的能力,助力海外企业“引进来”、内地企业“走出去”。

2025年1月13日,香港特区政府律政司举行粤港澳大湾区调解员证书颁授典礼。图为香港特区政府律政司司长林定国(前排中)等与获颁证书的调解员合影。(资料图) 中新社记者 陈永诺 摄

  谈及国际调解院总部设在香港,罗伟雄认为,这将有利于推动“以和为贵”的东方智慧走向世界,助力香港建设亚太区国际法律及解决争议服务中心。徐晶强调,这既肯定了香港“一国两制”独特优势,也对香港调解员的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徐晶建议,香港调解员应以成为“全球调解专家”为目标,深入学习《新加坡调解公约》等法律框架,运用大陆法系、普通法系、伊斯兰法系等多法系知识,组建多语种团队,提高跨文化沟通能力,辅以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系统提升解决复杂国际争端的能力。“长远来看,香港调解员可结合西方调解技巧与东方和合传统,探索建立全球调解标准,将香港建设成为‘调解之都’。”(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亚美尼亚总理:亚方与集安组织关系已接近“不归点”

重庆市委军民融合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低空飞行竞赛季是重庆首次以赛季形式举办的低空飞行赛事活动,将贯穿整个暑期,将有来自全国30多个省份近2万名选手参赛,覆盖各年龄段人群。

微视频|志同道合的好朋友

近日,受连续降水及上游来水影响,乌苏里江虎头段水位持续上涨,截至28日上午10点,虎头站水位达57.92米,超保证水位0.83米。虎林市第一时间迅速响应,当地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布防汛II级应急响应。虎林全市上下迅速组织应急队伍充实防汛一线,并启动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对乌苏里江沿江流域开展巡堤查险、加固堤防等相关防汛措施,保障农田不受洪水影响。

多重新政叠加,楼市复苏了吗?

美国大华府两岸时事论坛社社长潘玲荣介绍,参访团成员大多是第一次到访云南,很是激动,期待在多元融合的云南,收获更多学习成果。

(第六届进博会)蓝鳍金枪鱼亮相 马耳他水产品在中国首秀

朱是西被查当天,南阳全市领导干部会议召开,传达河南省委对朱是西进行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的决定,动员全市上下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决定上来,保持思想不散、秩序不乱、干劲不减、工作不断。

我国野生亚洲象保护有新标准!这五项地方标准正式施行了

扬州市科技局局长王友芳介绍,《条例》共7章39条,从“为谁创新”“谁来创新”“创新什么”“如何创新”4个根本问题谋篇,围绕活动、主体等方面,搭建了扬州深化产业科创名城建设的制度框架。结合地方产业基础,《条例》明确高端装备、新能源等六大产业科创方向,强化载体平台打造、人才引育评用、企业梯队建设等典型举措对产业科创的促进作用,以法律法规护航扬州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双向奔赴”。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